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数字产品适老化研究综述:需求挖掘、障碍分析与优化设计
    林玉琴 赵杨 刘婉婷 王林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146-160.   DOI: 10.13365/j.jirm.2024.04.146
    摘要566)      PDF(pc) (4159KB)(3169)    收藏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的同步发展导致“数字鸿沟”问题日益严峻,加快数字产品的适老化研究与设计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国内外数字产品适老化领域近10年(2014—2023年)发表的348篇研究文献,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深入分析了老年用户数字产品需求挖掘、使用障碍与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对老年用户的数字产品需求挖掘主要集中在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三个层面,着重关注产品使用中存在的感官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和心理障碍,并从设计标准、优化对策和可用性测试多个维度开展适老化设计研究与实践。未来应针对数字产品的演进迭代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在研究样本采集、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内容拓展等方面作进一步思考。研究结论可为把握数字产品适老化研究热点、聚焦领域前沿和推动理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提供实践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区域技术“关键-共性”特征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为例
    李悦 马亚雪 孙建军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117-132.   DOI: 10.13365/j.jirm.2024.04.117
    摘要336)      PDF(pc) (5542KB)(971)    收藏
    从关键性与共性度两个方面,探究区域技术特征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政府部门定向引导产业创新、调整技术发展策略以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例,以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前四位代码表征技术单元,构建面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区域技术单元多层共现网络,提出技术关键性与技术共性度测度指标衡量区域技术“关键-共性”特征,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比较区域内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究区域技术“关键-共性”特征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信息触达:灾害预警信息语言表达的影响研究
    王芳 胡千代 马鑫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36-51.   DOI: 10.13365/j.jirm.2024.04.036
    摘要388)      PDF(pc) (1739KB)(928)    收藏
    在自然灾害情境下,应急预警信息的有效触达对目标受众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价值,是影响应急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前景理论与参考点效应,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城市暴雨灾害情境下预警信息受众的自反馈感知和行为数据,对不同参考点语境下灾害预警信息表达对信息触达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参考点设计的信息表达方式对灾害预警信息的触达效果有不同影响,其中具体信息参考点和社会比较参考点显著影响信息受众对灾害严重性和风险性的感知,而消极影响参考点则影响不显著。同时,认知负担会影响包含综合参考点以及与防范措施有关的具体信息参考点的信息触达效果。本研究推进了信息触达理论研究,对于改进政务信息表达、提升灾害预警信息触达效果、增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面向古文自然语言处理生成任务的大语言模型评测研究
    朱丹浩 赵志枭 张一平 孙光耀 刘畅 胡蝶 王东波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45-58.   DOI: 10.13365/j.jirm.2024.05.045
    摘要514)      PDF(pc) (3124KB)(922)    收藏
    大语言模型的频繁发布为大语言模型的评测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针对通用领域大语言模型的评测体系日趋成熟,而面向垂直领域的大语言模型评测仍在起步阶段, 本文以古文领域评测为切入点,从语言和知识两个维度构建了一批古籍领域评测任务,并选取当前各大榜单中性能较为优越的13个通用领域大语言模型进行评测。评测结果显示,ERNIE-Bot在古籍领域知识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模型,而GPT-4模型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最佳性能,在开源模型中,ChatGLM系列模型表现最为出色。通过构建评测任务和数据集,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古籍领域的大语言模型评测标准,为古籍领域大语言模型性能评测提供了参考,也为后续古籍大语言模型训练过程中的基座模型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高校高价值专利技术机会识别研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冉从敬 李旺 黄文俊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103-116.   DOI: 10.13365/j.jirm.2024.04.103
    摘要341)      PDF(pc) (2703KB)(872)    收藏
    提出一种高校高价值专利技术机会识别方法,使用主题建模、突变级数法、机器学习与离群值检测算法,在评估出高校高价值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具有潜在技术机会的技术主题与专利技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在技术主题集中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AI影像、AI诊疗等技术为该领域的潜在技术机会,且上述技术均有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撑。本研究方法突破了单一技术机会识别方法识别结果针对性不强、识别专利价值不大、识别结果形式较为单一等核心问题,相关识别结果可以为高校技术转移、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提供决策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数据要素交易多边平台研究:现状、进路与框架
    吴江 袁一鸣 贺超城 钱龙 杜乐 缪佳蕊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4-20.   DOI: 10.13365/j.jirm.2024.03.004
    摘要551)      PDF(pc) (4171KB)(811)    收藏
    为响应国家政策,构建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对当前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为数据要素平台的构建提供思路,对推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梳理分析了数据要素交易多边市场中的主体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市场现状中的痛点问题,并基于价值链理论以及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提出了数据要素交易多边平台的突破路径以及研究框架,以期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标准化视角下的语义互操作性概念体系构建及应用 ——以智慧城市国际标准研制为例
    黄婕 安小米 邝苗苗 吴菁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56-68,135.   DOI: 10.13365/j.jirm.2024.03.056
    摘要540)      PDF(pc) (3928KB)(755)    收藏
    运用ISO 704:2022的概念构建原则和方法,以国际标准中的语义互操作性定义为研究对象,识别出语义互操作性的核心概念、特征及关系,构建基于标准化视角的语义互操作性概念体系,从而揭示语义互操作性的能力特征和功能要求。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智慧城市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进行标准文本的语义互操作性特征映射,发现智慧城市领域语义互操作性标准研制的缺口,可为智慧城市领域语义互操作性标准选用和研制提供方向指引,也验证了该概念体系的实用性。研究表明,该体系对于提升人工智能场景下数据、信息、知识的共享和交换效率,促进数据、信息、知识的关联、融合和可解释,以及多维度、多场景和多方面语义互操作标准化协同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汉语古现翻译模型构建
    吴梦成 刘畅 孟凯 王东波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6): 143-155.   DOI: 10.13365/j.jirm.2024.06.143
    摘要277)      PDF(pc) (1784KB)(725)    收藏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一种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汉语古现翻译模型,为我国古汉语研究及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选取了总计30万组精加工的《二十四史》平行语料作为实验数据集,并据此开发了一种新的翻译模型——Siku-Trans,该模型创新性地结合了专门为古汉语翻译设计的Siku-RoBERTa(作为编码器)和Siku-GPT(作为解码器),构建了一个高效的encoder-decoder架构;为全面评估Siku-Trans模型的性能,研究引入OpenNMT、SikuGPT、SikuBERT_UNILM三种模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各模型在古汉语翻译任务上的表现发现,Siku-Trans在翻译准确性及流畅度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一成果不仅凸显了将Siku-RoBERTa与Siku-GPT结合作为训练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古汉语翻译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远程办公背景下工作不可预测性对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谢新洲 金光耀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136-148.   DOI: 10.13365/j.jirm.2024.03.136
    摘要567)      PDF(pc) (1230KB)(667)    收藏
    远程办公已成为数字化工作实践的常态,ICT技术使用过程中和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信息系统领域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运用工作家庭资源理论模型,探究员工在远程办公情境下适应数字技术以及体验工作形式和工作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感知到的新型工作压力,并阐释其损害员工家庭领域繁荣的具体路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远程办公情境下的工作不可预测性导致员工心理弹性的应对资源减少,造成了工作与家庭冲突,而自尊可以有效地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恢复个人资源。实证结果为远程办公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以及工作与家庭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三大数据资产化路径探析
    马费成 孙玉姣 熊思玥 王文慧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4-13.   DOI: 10.13365/j.jirm.2024.05.004
    摘要670)      PDF(pc) (6613KB)(528)    收藏
    数据资产化是抓住数字机遇,实现数据价值,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认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三大类数据是数据要素的主体。目前对三大数据的资产化实现路径研究不足,阻碍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本文系统梳理了数据资产的相关概念,深入探讨了来自公共、企业和个人的三大数据资产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可以面向政府内部或供给社会使用,分别借助共享和开放、授权运营三种路径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利益,形成公共数据资产;企业在持有数据或不持有数据两种权属配置下,可以对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处理,从而完成数据价值的深挖和数据利益的再分配,形成存货、无形资产等类型的数据资产;个人数据资产化的相关实践较少,主要依靠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或委托数据中介机构交易两种路径完成市场化流转,形成个人数据资产。通过对这一议题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和数据资源有效配置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开放科学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之思考
    黄如花 石乐怡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16-28.   DOI: 10.13365/j.jirm.2024.04.016
    摘要660)      PDF(pc) (907KB)(518)    收藏
    开放科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信息环境和学术交流体系,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向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开放科学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亟需在服务国家多重战略的基础上谋求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设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信息资源,打造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所需的信息资源体系,夯实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信息资源基础,强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需的信息资源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人工智能场景下的“透明”概念研究:基于国际标准术语定义的内容分析
    安小米 徐明月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42-55.   DOI: 10.13365/j.jirm.2024.03.042
    摘要464)      PDF(pc) (3492KB)(515)    收藏
    为厘清人工智能场景下“透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对“透明”概念的共识,本文对ISO、IEC和ITU-T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文件中11个关于透明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解构,识别出了定义中的核心概念、对象、特征及领域。结合人工智能的相关国际标准,识别出了人工智能场景下“透明”定义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关系,构建了基于国际标准的人工智能场景下的“透明”概念体系,并从对象、利益相关者、特征三个维度提出了对人工智能信息治理的启示。本文从透明视角提出的对人工智能场景下信息治理和信息技术治理标准化协同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中的数据价值实现
    马费成 王文慧 孙玉姣 熊思玥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4-15.   DOI: 10.13365/j.jirm.2024.04.004
    摘要455)      PDF(pc) (1513KB)(402)    收藏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数据价值链,解释了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商品和数据资本四种数据价值形态,针对产业数据和政府数据两种类型数据,揭示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关联性,同时分析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中数据要素价值演变过程和价值实现环节。研究认为,数字经济“两化”协同发展过程蕴含了数据资产向数据商品的跳跃和数据商品向数据资本的演进两个价值实现过程;为推动数字经济“两化”协同发展,需要结合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对数字产业、传统产业进行重塑升级。通过深入分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研究深化了对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认识,提升了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数智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失范行为:AIGC赋能的扎根理论分析
    赵海平 刘志鑫 孙彦超 江娜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59-69.   DOI: 10.13365/j.jirm.2024.04.059
    摘要339)      PDF(pc) (1491KB)(364)    收藏
    数智时代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和深度利用的背景下,识别个人信息保护失范行为对于推进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用AIGC辅助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2100个违法案例进行定性分析,识别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常见的信息保护失范行为,并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最终确定了11大类、55小类个人信息保护失范行为,并分析了数智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不仅能够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研究提供可遵循的理论框架,还可为政府职能部门等各类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人工智能场景下的监管核心概念及关系研究 ——基于标准化和多学科融合视角
    邝苗苗 安小米 黄婕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69-79.   DOI: 10.13365/j.jirm.2024.03.069
    摘要480)      PDF(pc) (3873KB)(340)    收藏
    针对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场景下的监管概念这一问题,对ISO、IEC和ITU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标准文件中的监管定义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定义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解构和重构。以基于国际标准中监管定义识别出的“实体-工具-管理场景-活动-对象-特征”概念体系作为分析框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人工智能场景下与监管相关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从多学科融合视角提出人工智能场景下的监管核心概念及其关系。本研究对构建人工智能场景下的监管概念共识以及通用监管概念体系及标准化协同实现路径具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面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据要素流通全流程场域构建研究
    马海群 刘心蕊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29-35.   DOI: 10.13365/j.jirm.2024.04.029
    摘要418)      PDF(pc) (2351KB)(327)    收藏
    立足于国家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数据要素流通全流程场域,有助于提升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及其交易流通的总体效率,加快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对症下药还是面面俱到:健康辟谣中信息呈现对说服效果的影响研究
    张敏 韩锡晴 邵晶 严炜炜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132-146.   DOI: 10.13365/j.jirm.2024.05.132
    摘要271)      PDF(pc) (1201KB)(325)    收藏
    社交媒体中传统“把关人”机制失效,健康谣言“被辟谣-再出现”现象频发,愈加凸显辟谣信息设计策略的重要性。围绕健康谣言真假参半、情绪鲜明的信息呈现特征来探究健康辟谣信息说服效果,能更好地理解辟谣信息设计机理,为优化谣言治理策略提供有益借鉴。聚焦信息呈现的二维分类框架,设计2(内容呈现:单面内容vs. 双面内容)×2(形式呈现:严肃形式vs. 幽默形式)×2谣言类型(恐惧谣言vs. 希望谣言)的控制实验,进而分析其与健康辟谣信息说服效果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容呈现对健康辟谣信息说服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双面(vs. 单面)的健康辟谣信息有更好的说服效果;内容呈现和形式呈现的交互效应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受到谣言类型的调节;对于希望谣言,采用单面幽默的辟谣信息与双面严肃的辟谣信息均能实现更好的说服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交叉学科视角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
    张洋 吴婷婷 李晶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21-29,55.   DOI: 10.13365/j.jirm.2024.03.021
    摘要319)      PDF(pc) (795KB)(319)    收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更名后,站在新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开展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重要课题。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重要的拉动力,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梳理信息资源管理产生和发展进路,阐明信息资源管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多领域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特质,进而从交叉学科视角切入,从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趋势,最后提出交叉学科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根植课程体系、立足学科前沿、拓宽交叉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数字产业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马费成 王淳洋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6): 4-16.   DOI: 10.13365/j.jirm.2024.06.004
    摘要312)      PDF(pc) (1268KB)(316)    收藏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与基础,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梳理数字产业化的内涵和测度方式的基础上,探讨数字产业化的逻辑进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改变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结构和分布,形成了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为数字产业化的质变提供了重要契机,依托新质生产力,提出实践路径:以“新基建”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数据要素资源潜力,以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保障数字化人才供给,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以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以数字产业生态系统建设释放数字产业化新动能。本研究可为深化对数字产业化的理解、推进数字产业化改革提供见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科学与技术知识融合中的新近性与时域性作用研究
    张佳锐 康乐乐 孙建军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86-102.   DOI: 10.13365/j.jirm.2024.04.086
    摘要252)      PDF(pc) (5911KB)(292)    收藏
    探究专利吸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时间属性特征及其对专利创新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对知识吸收中时间效应的理解。利用专利的引文时滞,采用新近性和时域性表征专利吸收知识的新近程度与时间跨度,基于1979—2013年申请的2,563,948项目标专利,6,693,213项引用专利与3,978,556篇引用论文,分析专利吸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新近性与时域性分布,并探究时间属性与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子工程领域专利依赖于新近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而化学相关领域则依赖于时间跨度更大的科学知识;与企业相比,高等院校与政府机构倾向于利用更新和时间跨度更小的知识。广义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高新近性的科学与技术知识、高时域性的技术知识会显著增加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而高时域性的科学知识会降低专利影响力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数据生产:概念、场景、技术与审思
    胡广伟 范兆媛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14-21.   DOI: 10.13365/j.jirm.2024.05.014
    摘要403)      PDF(pc) (3318KB)(288)    收藏
    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从哪里来、如何持续供给、如何培育数据核心能力及数据生产场景与技术等问题亟待探讨。通过对数据生产的概念、结构、特征、场景与技术的讨论,希望引起理论界、实践界对数据生产新业态的关注,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数字化转型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四库全书》自动分类研究
    左亮  赵志枭 王东波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23-35.   DOI: 10.13365/j.jirm.2024.05.023
    摘要358)      PDF(pc) (2258KB)(286)    收藏
    在古籍研究掀起热潮以及古籍活化成为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古籍自动分类面临更高的要求。结合当下前沿的大语言模型,以《四库全书》史部和经部的25类语料作为输入语料,探究荀子古籍大语言系列模型在古籍自动分类上的分类效果。通过与其基座模型对比实验表明,荀子古籍大语言系列模型在古籍自动分类任务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中Xunzi-Baichuan2-7B大语言模型的优势最为显著,整体分类值达到96.90%;调整训练数据规模的实验表明,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仅需少量的数据就能够达到与基座模型相当的分类效果。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荀子古籍大语言模型的古籍自动分类模型,能够实现对古籍的高效细粒度分类,并为资源受限情境下的古籍分类开辟了新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人智交互中的AI世代:缘起、特征与未来展望
    许浩 程卿玄 董晶 吴丹 田丽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5, 15 (1): 13-20.   DOI: 10.13365/j.jirm.2025.01.013
    摘要319)      PDF(pc) (2333KB)(274)    收藏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迈向人智交互新时代,并重塑了与AI共生成长的新一代未成年人——AI世代。本文回顾了人机交互的起源与演进,剖析了人机交互向人智交互的转变过程,并聚焦在此背景下成长的AI世代。通过分析AI世代的交互模式与特征,本文揭示了其在全场景、全天候、全时空的人智交互情境中表现出的智能感知、社交争夺和数字嵌构特性。最后,本文从以人为本、多模交互、协同增智三个方面展望了AI世代的未来人智协同,为构建智能化、人性化的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基于用户评论的综合类政务服务APP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质性研究
    赵英 邓慧丽 李光耀 陈诚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121-135.   DOI: 10.13365/j.jirm.2024.03.121
    摘要456)      PDF(pc) (1873KB)(269)    收藏
    探讨综合类政务服务APP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完善功能设计和服务流程,进而提升数字政务水平。本研究将服务接触三元模型、服务接触满意度模型等作为参照理论,采用扎根理论对29个用户评论数据集进行分析,揭示出产品质量和使用情境两类共七个影响因素,并构建了三元主体模型以及过程模型。研究发现,产品质量越高、使用情境越贴近用户诉求,使用满意度越高;在使用前,使用情境中的APP推广的制度压力负向影响使用满意度;在使用中,产品质量正向影响使用满意度;在使用后,使用情境中的感知共情性正向影响使用满意度;同时,APP推广的制度压力对产品质量与使用满意度的正向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动态”呈现了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过程理论和使用满意度的研究,拓展了服务接触满意度模型和制度理论等理论应用情境,可为后续使用满意度维度划分、制度压力调节作用等定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医护人员的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研究 ——基于SEM与fsQCA方法
    喻梅 余诗雅 刘蕤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3): 104-120.   DOI: 10.13365/j.jirm.2024.03.104
    摘要376)      PDF(pc) (1527KB)(253)    收藏
    探究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纠正虚假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对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整合第三人效果、保护动机理论和启发系统式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医护人员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的认知动因及其构型。SEM发现第三人效果、社交媒体信任、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和职业认同正向影响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信息处理模式影响社交媒体信任和第三人效果;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在社交媒体信任与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间存在中介作用。fsQCA发现三类触发虚假健康信息纠正意图的前因构型,第三人效果、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和职业认同是重要的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呼吁和鼓励更多的医护人员参与社交媒体的虚假健康信息纠正,以降低虚假健康信息的不良影响,维护公众健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在先作品的版权困境与纾解路径
    刘祖兵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147-158.   DOI: 10.13365/j.jirm.2024.05.147
    摘要511)      PDF(pc) (859KB)(253)    收藏
    生成式人工智能常态化爬取海量在先作品诱发侵权风险,长距离文本语义理解意欲掩盖侵权痕迹,开放式的跨域泛化推理为实施侵权提供技术便利。在作品数据投喂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逾越合理使用制度的边界,或将使在先作品走向无保护或过度保护的极端;在生成内容可版权性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生成内容的“广度”与“厚度”解耦著作权主体性,挑战现有独创性标准。重释适当引用制度和建立使用在先作品背书机制,应对合理使用制度适用难题;推动“作者中心主义”向“作品中心主义”横向过渡,使以人格权为出发点向财产权转向;建立基于可解释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独创性评估机制,重释独创性标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复合灾害谣言治理策略研究
    谢子霖 宋雨杉 沈锴欣 翁文国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4): 52-58.   DOI: 10.13365/j.jirm.2024.04.052
    摘要354)      PDF(pc) (1408KB)(245)    收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灾害在信息层面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视,而灾害谣言就是这种来自信息层面危害的典型呈现。灾害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将为群众带来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管控和治理灾害谣言已经成为共识。已有研究仅聚集于单一灾害场景中的仅涉及一种灾害的普通灾害谣言,发生于多灾场景中同时涉及不同灾害的复合灾害谣言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总结复合灾害谣言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适用于治理复合灾害谣言的治理策略,以期能够为多灾场景中的灾害信息治理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第六届(2024)电子商务与数字创新年会纪要
    贺超城 袁一鸣 陈浩东 吴江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159-164,封3.   DOI: 10.13365/j.jirm.2024.05.159
    摘要160)      PDF(pc) (749KB)(23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突发事件中网络反向社会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组态效应分析
    王中邮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116-131.   DOI: 10.13365/j.jirm.2024.05.116
    摘要293)      PDF(pc) (1347KB)(235)    收藏
    探究突发事件中网络反向社会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演化机理,分析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有助于疏导网络空间中反向社会情绪的积聚。通过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依据网络反向社会情绪放大传播理论模型,对30个突发事件案例从网民、媒体、政府三个维度进行网络反向社会情绪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网民、媒体、政府三个维度,促使网络反向社会情绪放大的组态共有八条,其中,诉求表达、社会公平、持续报道、政府干预、隐报瞒报五个因素在网络反向社会情绪演化中起关键作用,而严重程度、从众心理、意见领袖、媒体类型、首发平台、回应质量、政府层级等因素与关键变量结合后能决定网络反向社会情绪演化方向。若对网络反向社会情绪进行疏导,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障网民切身利益;加强媒体监管力度,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履行政府应急责任,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切断风险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化途径,以避免发生社会冲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基于扎根理论和机器学习的隐私政策诱导同意研究
    陈梦蕾 罗颖嘉 朱侯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 14 (5): 75-90.   DOI: 10.13365/j.jirm.2024.05.075
    摘要222)      PDF(pc) (4271KB)(234)    收藏
    从用户角度分析隐私政策的诱导同意倾向、探索诱导同意机制,有利于在帮助用户辨别不公隐私条款的同时,为监管部门规范APP隐私政策制定提供指导。研究采用扎根理论从用户视角分析隐私政策的诱导同意倾向,归纳构建隐私政策诱导同意编码体系,人工标注语料后通过半监督学习训练K-BERT模型,实现隐私政策中含诱导同意倾向语句的自动化识别,并通过进一步的网络分析、序列模式挖掘探究隐私政策诱导用户同意的特征及深层规律。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实现了自动化识别隐私政策诱导同意语句的目标,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用户机会成本、隐私管理成本、模糊概念处于诱导维度关系网络的核心,其中模糊概念和推卸责任语句在隐私政策构成模式化诱导性行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先后密集地出现在其他不公平语句后;儿童领域与其他领域APP隐私政策的诱导同意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领域隐私政策间存在一些共性特征,可能与其服务提供方式与商业逻辑的相似性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