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 2025, Vol. 15 ›› Issue (5): 34-50.doi: 10.13365/j.jirm.2025.05.034
彭思源1 伍思颖1 凌商1 李樵2 王平1,3
Peng Siyuan1 Wu Siying1 Ling Shang1 Li Qiao2 Wang Ping1,3
摘要: 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检索技术的生成式智能搜索引擎具备支持科研人员跨越数据意义建构挑战的潜力,但也伴生一定风险。基于意义建构理论、信息行为模型、信息搜索过程模型和信息搜索行为模型,初步提出“数据搜索即数据意义建构”理论模型(DS-DSM),并以Bing Copilot为平台开展用户实验,探究科研人员如何通过与生成式智能搜索引擎交互来建构数据的意义。研究发现,在生成式智能搜索引擎交互场景中,科研人员数据搜索实质上是数据意义建构,并进一步揭示了数据搜索即数据意义建构的阶段构成,以及在各个阶段中,为了完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任务,科研人员如何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使用生成式智能搜索引擎作为桥梁,跨越数据意义建构中面临的鸿沟。在数据类任务情境中,科研人员的意义建构始于形成阶段,该阶段科研用户面临的鸿沟类型和利用的桥梁类型均最为丰富,也展现出最为复杂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反应,而在研究类任务情境中,部分科研人员则首先经历了无明确目标的初始、选择和探索阶段。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优化生成式智能搜索引擎设计和开展用户素养教育的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